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dybzwz.com
第一次的画笔勾勒最考验功力,因为之后的五道步骤都必须建立在第一层的基础上。
所以当我调试好苏麻离青的色泽后,用上最细小的狼毫笔,一个个慢慢勾勒,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把缠枝青花白龙纹梅瓶的第一层青花瓷纹饰连接成一幅完整画卷。
接下来才是重中之重。
等到放置十分钟后,我用手放在纹梅瓶底部上空,与纹梅瓶间隔有五厘米左右的距离,然后依次移动。一
烟雾在手掌和纹梅瓶之间慢慢升起,并随着我双手移动,最终将纹梅瓶全部笼罩在其中。
我运转内功心法,将真气的热度调节到一定程度,既可以让苏麻离青漆料迅速烘
,还能在缠枝青花白龙纹梅瓶表面再上一次釉色。
如果单单靠苏麻离青的颜色,做出来的效果也是

的,没有经过瓷器窑烧制而形成的外壳釉色,没有青花瓷那种浓重鲜丽的色斑。
所以只有模仿瓷窑烧制时的温度,并均匀在缠枝青花白龙纹梅瓶上下烤,才可以做出相当于原来青花瓷的光泽。
这个法子是老
子教我的,我自己上手实验时,好多次都把青花瓷的釉色弄得
七八糟,丝毫没有浑然一体的美感,老
子只是演示一次,我都是重复实验许久才掌握到真气的火候,才能根据青花瓷色泽着墨的不同,调整真气温度高低。
正好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经验,我反复将双手环绕纹梅瓶移动三次,已经大致将釉色上好。
上釉色时我是关着灯的,在这种时候,强光灯的橙光照
很容易引起温差和光度的变化,让釉色有所偏差。
收回上手,如此便算完成第一道工序。
我打开柔和的灯光,慢慢转动纹梅瓶,不知不觉露出笑容。
看来这么久没有做瓷器修补的工作,手艺还是没有生疏啊!
思绪过处,我
脆盘腿坐在椅子上,慢慢打坐调息。
刚才为缠枝青花白龙纹梅瓶上釉色耗费我打量真气,不运行几十遍的心法是无法弥补损耗的。
但是,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第二次、第三次……以后就不会太难了。
天色逐渐发白,清晨的东京温度非常低,又因为没有太阳,今年的圣诞夜还真有圣诞老
坐雪橇的气氛。
越来越顺手的我此刻已经完成第六次的上釉色工作,将缠枝青花白龙纹梅瓶放在一般灯光下仔细端详好几遍后,我终于可以确认修补工作已经完成。
现在的缠枝青花白龙纹梅瓶,从远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